世纪游戏网
网站目录

VAM:当虚拟角色开始“抢饭碗”?这玩意儿到底有多“上头”

手机访问

你的手机里可能藏着个“虚拟同事”最近刷短视频总能看到些奇怪的招聘广告:某游戏公司招VAM建模师,月薪开价3万起步;服装品牌直播间里,那个试穿新...

发布时间:2025-03-24 21:43:17
软件评分:还没有人打分
  • 软件介绍
  • 其他版本

你的手机里可能藏着个“虚拟同事”

最近刷短视频总能看到些奇怪的招聘广告:某游戏公司招VAM建模师,月薪开价3万起步;服装品牌直播间里,那个试穿新款连衣裙的主播仔细看压根不是真人。这些现象背后都站着同一个“隐形大佬”——VAM(Virtual Avatar Modeling)技术。

说人话就是,现在连虚拟角色都开始内卷了。以前做3D建模要花几周才能让角色眨个眼,现在用VAM系统,菜鸟设计师20分钟就能捏出个会跳女团舞的数字人。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更夸张:用虚拟主播替代真人后,凌晨时段的销售额反而涨了130%,毕竟数字人不用睡觉也不会念错商品参数。

美妆博主连夜改行当“捏脸师”

在杭州某直播基地,前美妆达人小雨正在电脑前疯狂点击鼠标。她手里的VAM工具包正在生成第8版虚拟人形象:“客户要求眼睛要有混血感,但鼻子必须像刘亦菲。最离谱的是昨天有个甲方,非要给虚拟人加颗媒婆痣说这样有记忆点。”

这个行业确实魔幻得让人摸不着头脑。某影视公司花80万定制的虚拟演员,在剧组不仅能完美呈现导演要求的微表情,还能自动避开穿帮镜头。更绝的是有家MCN机构,靠VAM批量生产了50个虚拟网红,每个账号的运营成本比养真人博主低了整整六成。

真人模特看着数据瑟瑟发抖

上海时装周的后台最近有点冷清。往年挤满模特的化妆间,现在多了几台闪着蓝光的服务器。“我们这次大秀用了12个VAM数字模特,”品牌总监指着屏幕上的数据面板,“不仅能实时调整身材比例,还能根据观众反馈自动切换台步风格。”

有个扎心的事实:某国际快消品牌的新品画册里,那些看起来活色生香的“模特”其实都是VAM产物。更狠的是这些虚拟人还能玩跨界——上午当时装模特,下午变成游戏NPC,晚上又在直播间卖零食,真正实现了“007工作制”。

连狗血剧编剧都开始慌了

横店某剧组正在经历魔幻现实主义时刻。导演盯着监视器里的VAM生成画面直挠头:“女主哭戏要有破碎感,但眼泪必须在第三滴的时候停在脸颊上。”旁边的编剧更崩溃,他刚被告知剧本要改成“开放式结局”,因为平台方打算用VAM生成18种不同版本投喂大数据。

更夸张的是在短视频领域,某个千万粉账号的运营者偷偷爆料:“我们早就用VAM克隆了头部主播的声音和表情,现在同时运营6个不同人设的账号,粉丝根本分不清真假。”这话听着像科幻小说,但打开他们的直播间,确实有个“主播”能连续跳8小时宅舞不带喘气的。

这波技术狂欢到底谁买单

看着满大街的VAM应用案例,有个细思极恐的问题:当技术能完美复刻人类的外表和行为时,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付费?某网红餐厅推出虚拟服务员后,确实减少了人力成本,但慕名而来的顾客们很快发现,那个永远微笑的AI服务员根本听不懂“微辣不要香菜”的复杂需求。

VAM:当虚拟角色开始“抢饭碗”?这玩意儿到底有多“上头”

更现实的矛盾出现在版权领域。某游戏公司花大价钱打造的虚拟偶像,被竞争对手用VAM工具稍作修改就变成了自家代言人。法庭上双方律师吵得不可开交,最后发现现有的著作权法里压根没有“数字形象相似度”的判定标准。

这场由VAM掀起的变革就像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,有人忙着捡金子,有人急着补漏洞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下次你在直播间给主播点赞时,最好先确认屏幕那头是不是个需要交电费的“打工人”。

  • 不喜欢(3
特别声明

本网站“世纪游戏网”提供的软件《VAM:当虚拟角色开始“抢饭碗”?这玩意儿到底有多“上头”》,版权归第三方开发者或发行商所有。本网站“世纪游戏网”在2025-03-24 21:43:17收录《VAM:当虚拟角色开始“抢饭碗”?这玩意儿到底有多“上头”》时,该软件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。后期软件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请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。软件《VAM:当虚拟角色开始“抢饭碗”?这玩意儿到底有多“上头”》的使用风险由用户自行承担,本网站“世纪游戏网”不对软件《VAM:当虚拟角色开始“抢饭碗”?这玩意儿到底有多“上头”》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其他版本

应用推荐
    热门应用
    随机应用